--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您的位置:跳过导航链接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首页 >> 详细内容
 
广东省医学会第二十七次皮肤性病学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南方皮肤学科发展与创新大会圆满举办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 发布时间:2025/9/22    【访问量:668】 --
 

金秋九月,群贤共赴学术之约。近日,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承办、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协办的广东省医学会第二十七次皮肤性病学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南方皮肤学科发展与创新大会在广州圆满举行。大会设主旨论坛、13场专场论坛及各学组学术活动,开展133场讲座,邀省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内容覆盖学科前沿与临床创新,为参会者奉上知识盛宴。

大会创新 “互动专座” 机制以打破传统单向传播,专家授课后在专属互动区与参会者面对面交流,形成学术闭环。近千名省内外皮肤性病领域专家学者参加,齐聚交流经验、碰撞思想,为学科发展献智。

【开幕式】

广东省医学会会长黄飞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聚焦学科前沿,全方位覆盖学科核心发展,为业界搭建了优质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已成为广东省皮肤病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品牌。他希望各位同仁以会议为纽带,紧密协作、共谋发展,推动广东皮肤学科在全国形成更强竞争力、发出更响亮声音,为健康广东建设注入更多力量!

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许可慰代表学校热烈祝贺大会召开,并指出,在广东省皮肤病诊疗需求持续增长、科研创新不断推进的关键阶段,此次高水平学术交流正当其时。它对汇聚行业智慧、提升广东省皮肤病诊疗水平、强化科研实力、加速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名誉会长李恒进教授表示,本次大会既聚焦学术前沿技术交流,更将医生需求放在首位,围绕临床实践搭建深度互动平台,充分彰显“以医生为中心”的办会理念,为皮肤性病学领域同仁交流学习、提升临床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斌对专家们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本次大会以“创新与发展”为核心主题,旨在汇聚行业智慧、搭建交流桥梁,携手推动皮肤学科实现新发展、新突破。并强调,广大皮肤科同仁需主动拥抱创新、积极探索实践,共同守护学科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让学科发展成果更好惠及行业与患者。

大会由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兼常委赖维教授主持

【大会主旨报告】

大会的主旨演讲中,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董晨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预防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皮肤科杨蓉娅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姚志荣教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顾恒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会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爱军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陶娟教授,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斌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白晓春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院长助理王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儿童皮肤科主任林志淼教授做精彩授课。

✦董晨院士报告了IL-17家族细胞因子在特应性皮炎和银屑病中的作用,揭示其在炎症反应中的关键地位,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杨蓉娅教授阐述细胞外小囊泡(外泌体)在皮肤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包括促进毛发生长、抑制黑色素沉积,以及在医美领域抗衰、抗炎等应用,还有其对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调节作用。

✦姚志荣教授介绍了团队在特应性皮炎诊断、治疗与免疫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强调了从临床到基础的多维探索。

✦顾恒教授围绕光皮肤病学,探讨其机制、诊疗规范与技术创新,讲解可见光和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展现光皮肤病学的研究热点与未来方向。

✦陈爱军教授系统阐述了从常见病到罕见病的临床排查原则,指出面对复杂疾病,跨学科合作与持续学习尤为关键。

✦陶娟教授从医院整体发展视角,提出临床、科研、教学三轮驱动的学科建设路径,强调资源整合与制度优化的重要性。

✦杨斌教授展示了皮肤类器官构建的经验,探讨其在疾病机制研究、药物开发及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广阔前景。

✦白晓春教授从骨研究角度切入,探讨了软骨衰老机制与再生策略,并提出利用骨源性因子治疗骨相关疾病及糖尿病创面的新思路。

✦林志淼教授聚焦遗传性皮肤病,介绍TRPV3、TRPM4、LSS等基因突变与相关皮肤病的关联,还阐述脂质代谢相关皮肤病及基因研究进展。

✦王芳教授全面回顾了瘙痒研究的历史演进与最新进展,并分享了其团队在干皮病瘙痒机制上的新发现,提出结合AI与临床大数据实现瘙痒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发展方向。

【分会场】

1.炎症与免疫性皮肤病诊疗进展专场

炎症与免疫性皮肤病前沿诊疗进展会议,重点聚焦特应性皮炎、肿瘤治疗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等免疫性皮肤病的临床难点与前沿机制。会上,多位领域专家围绕主题,从循证医学、皮肤屏障修复及多学科协作等维度,分享宝贵临床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升免疫性皮肤病规范化、个体化诊疗水平及多学科协作能力,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2.疑难复杂皮肤病规范化诊疗专场

疑难复杂皮肤病专场围绕疾病全流程诊疗展开,从精准诊断、科学鉴别到规范治疗与长期管理,全面覆盖疑难复杂皮肤病诊疗关键环节。会上,各位专家结合深厚学术造诣与丰富临床实践倾囊相授,深入解析诊疗难点、分享实战经验,有效提升了与会者对各类疑难皮肤病的系统认知与规范化诊疗能力,为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与启发。

3.皮肤美容激光专场

皮肤美容激光专场紧扣皮肤科临床热点与前沿技术方向,以皮肤美容治疗、损容性疾病管理、皮肤屏障修复为核心议题,组织专家展开深度交流研讨。多位领域专家立足基础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系统分享新型光电技术应用、损容性疾病靶向治疗方案及皮肤微生态调控策略等多维度创新成果,为参会者带来全方位学术启发,提供可借鉴的临床技术参考。

4.新型靶向免疫治疗进展专场

新型靶向免疫治疗进展专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重点关注银屑病样皮炎、特应性皮炎、重症斑秃、2型炎症反应性疾病等诊疗难点。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通过经验分享、指南解读,系统呈现了这些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规范广东省炎症性皮肤病靶向免疫治疗流程、提升诊疗水平发挥了关键指导作用。

5.临床研究专场

临床研究学术专场紧扣皮肤病临床研究痛点,围绕研究管理规范、数据精准解读、统计科学应用三大核心议题展开。通过针对性的方法学指导,帮助研究者夯实研究基础、规避常见误区,切实推动皮肤病临床研究在规范化开展、科学化设计、实用化落地方面实现进一步提升。

6.各学组学术活动

与此同时,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各学组学术活动同步蓬勃开展。各学组聚焦专科专病前沿动态,围绕细分领域热点问题展开热烈研讨,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深度交流,既推动了专业知识的碰撞融合,也为分会持续注入专业活力,夯实了学科发展的基础。

病理疑难病例讨论专场以临床实践为核心,通过分享珍贵一手病例与诊疗经验,深入剖析复杂皮肤病的病理特征与诊断要点。这场交流不仅帮助与会者深化对疑难病症的认知,更有效拓展了诊断思路,为提升区域皮肤病理诊断整体水平、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7.优秀论文分享+自由投稿

为发掘青年学术力量、推动学科薪火相传,大会精心设置自由投稿与优秀论文发言环节,为青年学者量身定制交流展示舞台。青年研究者们借此机会充分呈现研究成果,与业界同仁深入探讨学术问题、分享研究思路。此举既为青年学者提供了成长锻炼的宝贵机会,也搭建起学术传承的坚实桥梁,为学科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备力量。

【闭幕式】

2025年9月14日,大会闭幕式上,对2024年度广东省内皮肤科医生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的优秀论文及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进行表彰,颁发优秀论文奖与学术贡献奖。

会议闭幕式上,大会主席杨斌教授回顾本次大会,她指出,来自皮肤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带来高屋建瓴的见解与前沿观点,为学科发展指明方向;青年学者则凭借创新视角积极发声,充分展现出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学术风貌,让行业看到薪火相传的希望。

展望未来,皮肤学科领域更需锚定创新发展方向持续迈进,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让前沿技术、创新疗法更快落地,切实提升皮肤病诊疗精准度与有效性,以学科发展的实际成效守护人民皮肤健康,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
广东省卫健委 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南方医科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帮助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广东省越秀区麓景路2号| 邮编:510091| 咨询电话:020-87257353(8:00-12:00、14:00-17:00)

备案编号:粤ICP备10222097号
您是第  19155526 个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