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您的位置:跳过导航链接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首页 >> 详细内容
 
我院研究团队在《EMI》在线发表文章——建立一种既可用于梅毒诊断、还可用于疗效评估的新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 发布时间:2024/5/23    【访问量:1058】 --
 

5月16日,我院研究团队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EMI)》在线发表文章,这是我院临床科研工作又一个重要成果。我院性病科团队基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建立的半定量荧光素酶免疫吸附实验,不仅可用于梅毒的诊断,同时可用于梅毒的疗效评估,为梅毒患者提供新的诊疗方案。

该篇文章题为“Evaluating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Semi-Quantitative Luciferase Immunosorbent Assay Using Treponema pallidum Antigens in Syphil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nitoring”, 是由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和天津大学附属天津儿童医院共同完成。柯吴坚、敖彩玲、魏然和朱晓桢为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唐时幸、杨立刚、翁文佳和王海鹰为共同通讯作者。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它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性病之一。近年来梅毒发病率显著上升,因此早期、准确诊断梅毒对于降低梅毒发病率至关重要。目前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的非梅毒螺旋体试验(NTTs)和梅毒螺旋体试验(TTs)两种。NTTs通常用于梅毒活动和疗效监测,TTs主要用于梅毒的诊断,但不能用于评估疗效。然而,NTTs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孕妇、老年人和静脉吸毒等情况中可能会导致假阳性。NTTs还存在其他缺点,如基线NTTs滴度低于1:4时无法评估疗效、出现血清固定(即治疗后抗体滴度可能不会下降)时可能导致过度治疗和不必要的检查、某些梅毒患者治疗后NTTs滴度异常升高或未经治疗患者出现异常下降等问题。以上不足提示寻找新的梅毒检测方法用于监测梅毒疗效的重要性。

本研究团队研发用于检测梅毒TP15、TP17和TP47抗体的荧光素酶免疫吸附实验(LISA),使用临床梅毒血清样本用于评估梅毒诊断,并通过梅毒兔感染和治疗模型及临床配对血清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发现与TTs相比,LISA-TP15、TP17和TP47的敏感性分别为91.9%、96.9%和98.8%,特异性分别为99%、99%和98%,AUC分别为0.971、0.992和0.995。在梅毒兔模型的系列血清样本中,观察到LISA-TP17和LISA-TP47的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之间的相对光单位 (RLU)存在显著差异。在梅毒配对血清样本中,治疗后LISA-TP15、TP17、TP47和NTTs滴度的RLU下降(P<0.001)。当NTTs滴度下降0、2、4或≥8倍时,LISA-TP15的RLU下降17.53%、31.34%、48.62%和72.79%;LISA-TP17 为8.84%、17.00%、28.37%和50.57%;LISA-TP47分别为22.25%、29.79%、51.75%和70.28%。本研究证实LISA-TP15、TP17和TP47对于梅毒诊断效果良好,其中LISA-TP17对监测梅毒兔模型和临床患者治疗效果更佳。

友情链接
广东省卫健委 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帮助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广东省越秀区麓景路2号| 邮编:510091| 咨询电话:020-87257353(8:00-12:00、14:00-17:00)

事业单位网站认证
备案编号:粤ICP备10222097号-2
您是第  22430158 个访问者!
2023公安备案代码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