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健康科普
   您的位置:跳过导航链接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首页 >> 详细内容
 
秋天皮肤又干又痒?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宝藏保湿攻略」来了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0    【访问量:452】 --
 

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对于很多人来说,秋季都是非常舒适的好时节;可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而言,秋天简直是“渡劫”——皮肤干到掉屑、痒到钻心,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简直成了秋日“标配”。别急,今天就来给大家拆拆招,教您科学应对秋季皮肤干痒,舒舒服服度过秋天!

一、为什么皮肤总喊“渴”?真相真不是喝水少了!

您是不是也纳闷:“我一天喝够8杯水,怎么皮肤还是干得像砂纸,一抓就掉屑?”其实皮肤干燥的“元凶”,根本不是身体缺水,而是您的皮肤屏障出了问题。咱们可以把皮肤想象成一栋小房子:角质细胞是“砖块”,细胞间的脂质(比如神经酰胺、胆固醇)就是黏合砖块的“水泥”。健康的皮肤,“水泥”饱满、“砖墙”紧实,水分锁得严严实实;可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水泥”,天生就少还容易松,秋风一吹、气温一降,“墙缝”全变大,水分顺着缝儿全跑光——这才是您皮肤又干又痒的真正原因!

更糟的是,干燥还会触发“恶性循环”:干得痒→忍不住抓→抓烂皮肤→炎症加重→“水泥”更少→皮肤更干最后陷进“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的死循环,严重时还会抓出渗液、结硬痂,别提多遭罪了。想跳出这个怪圈,关键就在“科学保湿”。研究发现,坚持涂对保湿剂,能够大大减少皮炎复发次数,连药膏都能少用一大半!

二、保湿剂怎么挑?记住“3类成分+3个技巧”,不花冤枉钱!

面对琳琅满目的保湿产品,您是不是也感觉眼花缭乱?别慌,保湿剂其实就分三大类,咱们一一看明白:封闭剂:凡士林、羊毛脂等。封闭剂就像给皮肤裹了层“保鲜膜”,把水分牢牢锁在里面,跑都跑不掉。湿润剂:甘油、尿素、透明质酸等。湿润剂能把空气里或皮肤深层的水分,“搬运”到角质层来,快速缓解干燥。润肤剂:神经酰胺、角鲨烯等。润肤剂是修补“砖墙”的“水泥”,能补上皮肤缺失的脂质,让屏障越来越结实。

挑的时候再记住这3个小技巧,高效又避坑:

1.优选带“敏感肌专用”“医用级别”字样的产品,成分更温和,不容易刺激皮肤。

2.避开香料、酒精、防腐剂这些“刺头”,它们都是“致敏雷区”,越用可能皮肤越痒。

3.夏天用轻薄乳液就足矣,秋天得换质地厚实的霜剂、膏剂,比如凡士林软膏、神经酰胺面霜等,滋润度够才扛得住秋风。

三、不同人群怎么保湿?儿童、成人、老人各有“专属方案”

保湿不是“随便涂涂”,不同人群用法不一样,用对了效果更佳:

儿童/婴幼儿:全身厚涂,每周用够100g!宝宝皮肤嫩,一干燥就容易红屁屁、起湿疹。所以保湿霜得“全身上阵”,别只涂长疹子的地方!每周至少要用掉100g(差不多大半罐正装)。涂之前先在宝宝耳后试一点,确认不过敏再全脸全身体涂。

成人:每天2次起步,干了就补到4-5次!每次全身用量大概20-30g(手心挖两大勺),洗完澡3分钟内涂,这时候皮肤还润,锁水效果直接翻倍!要是皮肤特别干,试试“湿敷包裹法”:用生理盐水湿敷5分钟,擦干后厚涂保湿霜,再用保鲜膜裹10分钟,保湿力直接拉满!

老年人:选“温和修复款”,避开高浓度尿素!老人皮肤油脂分泌少,比年轻人更怕干,还更敏感。选保湿剂时认准“神经酰胺”“胆固醇”这些成分,能温和修屏障;别用高浓度尿素产品,容易刺激皮肤,反而越涂越痒。

不管哪个年龄段,都要记住“保湿黄金时间”:在洗澡或洗手后3-5分钟内、皮肤半湿的时候涂,就像给皮肤贴了“封箱胶”,水润能管一整天!

四、秋天护肤“避坑指南”:这4件事千万别做错!

秋天温度下降、湿度低,皮肤本来就“压力大”,再犯这些错,等于“雪上加霜”:

1.别偷懒:只保湿一次不够。每天至少保湿3-4次,才能扛住秋季皮肤水分流失。

2.别用热水洗澡:水温超37℃就会对屏障造成损伤。建议用“手摸起来不烫”的温水,每次洗10分钟以内,别用搓澡巾、香皂,越用力搓皮肤屏障越薄。

3.别忘开加湿器:湿度低于 40%,皮肤水分会加速流失。可以把加湿器开到50%-60%,睡前开一夜,早上起来皮肤就不会干到紧绷。

4.别穿错衣服:非纯棉材质会加重瘙痒感。羊毛、化纤、毛绒衣服会摩擦皮肤,贴身穿的内衣、睡衣尽量选择100%纯棉的,宽松点不勒身更舒服。

还有个关键小秘诀:如果医生开了药膏,一定要按“洗澡→涂药膏→等15分钟→涂足量保湿霜”的顺序来!先涂的药膏负责“消炎止痒”,后面的保湿霜能“锁住药效+辅助修复”,让药膏效果更持久,还能补屏障,这是“1+1>2”的搭配,可不要搞反顺序哦!

五、出现这些情况别硬扛!赶紧去医院

就算做了全套保湿,要是遇到以下问题,一定要及时看皮肤科医生,别拖着:保湿1周了,还是痒得睡不着,抓得皮肤流血、渗液;皮肤出现黄色结痂、红肿,摸起来发烫,可能是感染了;瘙痒影响上班、上学,情绪变得烦躁、焦虑。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比如使用弱效激素药膏、抗组胺药,严重时还可以采用紫外线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帮您快速缓解症情。

保湿看似是小事,但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来说,却是“头等大事”。每天认真涂保湿剂,就像给皮肤“喂饱营养”,慢慢的“砖墙”会越来越结实,干燥、瘙痒也会渐渐减轻。不过,皮肤修复是需要时间的,修复过程可能需要1周、1个月甚至3个月,需要耐心坚持。千万不要因为保湿效果不够立竿见影就放弃。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而言,皮肤保湿是一场“持久战”,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日复一日坚持治疗,迟早能摆脱“痒得睡不着”的日子,舒舒服服过个秋天!如果还有其他护肤疑问,欢迎您前往“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过敏与瘙痒性皮肤病专病门诊”咨询,或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共同对抗特应性皮炎!

友情链接
广东省卫健委 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南方医科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帮助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广东省越秀区麓景路2号| 邮编:510091| 咨询电话:020-87257353(8:00-12:00、14:00-17:00)

备案编号:粤ICP备10222097号
您是第  20076985 个访问者!